Thursday, March 27, 2025
Home環球旅遊東洋風情畫如果你第一次去京都

如果你第一次去京都

撰文/攝影:童安

對於京都,我最初的記憶,是來自川端康成的小說《古都》,書裡大段描寫了京都的風景:春天平安神宮的絢爛櫻花,夏天北山的驟雨杉林,秋天南禪寺的參天樟樹,冬天祇園的微雪街道……與姐妹倆浮萍般的人生相得益彰,低訴著京都獨有的哀美。

來來回回去幾次,京都總是老樣子,第一次投宿的町家客棧,第二次去時,走廊的木板依舊帶著吱吱的聲音,翻過古籍的書屋,擺設還是老樣子,吃過街角的鰻魚飯,總是熟悉的味道。反覆回味間,才品到京都的安全感。雖然這篇文章我將要寫給第一次去京都的人,可那些京都古樸而精緻的風物詩,回味起來,真的美得就像青春裡,一場不期而遇的優雅幻想。

第一次的清單

廟宇
伏見稻荷神社—千鳥本居
清水寺—清水舞台 地主神社
八坂神社—燈

人家
二條城—桃山建築
平安神宮—泰平閣

舊町
二年坂三年坂—手伴
石塀小路—自拍
花見小路—町屋

 

伏見稻荷神社

如果來京都的時間只夠看一處鳥居,那一定是在千本鳥居了。

讓伏見稻荷聞名於世界的無疑是千本鳥居,或因為《藝妓回憶錄》的影迷,或是因為鳥居本身的神秘壯觀,或因為不同形態的狐狸,成百上千座朱紅色鳥居連結成一條通道,讓稻荷山變得虔誠壯觀。而稻荷山上的鳥居來源於民眾一根一根捐贈。因為稻荷大神是掌管生意是否昌盛的神,因此有許多工商團體會來這裡祈求保佑。在回去之後,可能就會賺了錢,之後就要來還願,所以就會在這裡建鳥居以還願,久而久之,這裡的鳥居就會愈來愈多,到最後,就成了這樣的景觀。

稻荷大神是掌管生意是否昌盛的神
古樸的字跡使鳥居顯得更加神秘

每一個鳥居也都有所不同,比較有錢的就做大鳥居,沒錢的就做小鳥居,每個出資建設的鳥居都會在上面刻上企業的名字和建設日期,而當一座鳥居朽敗後,留出空位後,由新的鳥居替換,就好像人的生死更替與輪迴,帶著平和宿命感。在《藝伎回憶錄》中,當千代吃了會長給的雪糕後,下定決心要做一個藝伎時,她就是跑過由鳥居所組成的橘紅色隧道回到置屋,而這些橘紅色隧道何嘗不是對人物結局的預告呢。

人們前來祈求保佑
據說狐狸是稻荷在地球上的代表
神社手水舍
將祈望寫在可愛狐狸掛牌上

清水寺

如果全世界只有一隻會綁紅線的兔子,那一定是在清水寺了。

清水寺為京都最古老的寺院

身為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清水寺的人氣也一直是京都眾多寺廟中最高的,依懸崖峭壁而建,前方懸空的「舞台」,試想春天裡1500顆櫻花樹在寺內盛放,而秋天的時候,周邊的景色被1000顆紅葉染上一抹瑰麗的紅,宏偉的景觀將京都的驚艷表露無遺。

不時可見和服女子出入

地主神社在大舞台的後方,就像是隱藏在清水寺裡最神秘的地方。相傳地主神社的歷史從神話時代西元前14000年就已經開始,而戀愛就是那個時代留下的遺產。神社裡有兩塊姻緣石,這兩塊戀愛石距離大約10米,當你閉上眼睛一邊在心裡許願,一邊由戀愛石走到另一顆戀愛石蹲下來摸到戀愛石的話就可以實現願望了。姻緣石前的空地上真的有好多人依照古老的口訣尋找心中的良緣,夏末時分,地主神在清水寺的閣道裡放養了一千隻帶著祝福的南部風鈴,讓人一味沉浸在古老的浪漫傳說。

地主神社
南部風鈴
寺內活動

 

八坂神社

後來八坂神社的燈總是重複出現在我的夢裡。

夜燈使人著迷

在東京生活聽到最多人們談論的祭祀,就是京都的袛園祭。直到來到京都才知道原來它就是八坂神社的祭祀,與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並稱為日本的三大祭。因八坂神社深受商人喜愛,京都人暱稱它為「袛園桑」。神社大殿被稱為「袛園造」,是日本獨特的神社建築,而舞殿上無數的提燈,讓神社的夜景變得十分迷人,後來八坂神社的燈總是重複出現在我的夢裡,撫慰著那些下落不明的期待和最溫柔的光陰。

八坂神社被地方居民稱呼為「祇園桑
獨特的神社建築

二條城

學建築的朋友每次推薦二條城都這樣說,你要去二條城看看京都的大戶人家,看看桃山時期的精緻。這座建於公元1603年的二條御所,位於京都二條通盡頭,以街道名稱命名,是德川幕府將軍在京都的行轅,也是江戶幕府的權力象徵,見證了德川家的榮枯興衰。

二條城角樓

二條城由本丸御殿、二之丸御殿及園林構成,走進二條城,與中國統治者恢宏且充滿色彩的宮殿相比,它給我的直觀感受就是素雅靜謐。白色的牆壁、青色的瓦片、大石塊的圍牆、極具心思的庭院設計,一切建築形式無不與日本傳統文化中的自然意識與禪宗文化息息相關。直到進入唐門後又是另一種情景,從門柱到屋檐,從金地濃彩到鏤空雕花,極盡奢華。作為桃山時期的建築代表,二條城一邊是攝取「禪」的「空寂」精神的「空寂茶」,一邊是華麗奢靡,就像是幕府本身在低調中含蓄的張楊。

二之丸御殿
極具心思的庭院設計

二之丸御殿是二條城的主體,是德川家康會見來使、大臣以及起居之處,共有遠侍,式台,大廣間,蘇鐵之間,黑書院,白書院等六個隔間。脫去鞋子,走在「鳥鳴走廊」上,模板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鳥鳴走廊」走廊的建造工藝十分巧妙,當有人經過或碰觸地板下的一排排釘子,就會發出如鳥鳴般的聲音,這也就提醒城內的守護人員,而被告知有外人入侵, 由此而產生防禦作用。

到了冬日從地板轉達而來的絲絲涼意以及空蕩蕩走廊給人一種安靜到且能穿越千年的神往。順勢望去,滿牆滿目金碧輝煌的障壁畫帶給我的就只剩下了震撼了。

二之丸御殿黑書院
本丸御殿的障壁畫

平安神宮

我絲毫不會避諱自己對《聶隱娘》的喜愛,所以推薦平安神宮便帶有很多私心,侯孝賢說這裡有大唐遺風,我不可置否,但不影響我對《聶隱娘》的遐想。有人說,平安神宮最精彩的是花和水。就在這泰平閣上,胡姬等一乾女子結束夜宴,打鬧著走過水上閣道,此時詛咒顯靈,胡姬全身冒煙,聶隱娘趕來營救,被誤認為行刺。平安神宮的這場戲,絕對呈現了這座京都標識性建築的宏偉。

寧靜莊嚴的平安神宮,是必朝聖的地點
聶隱娘的大唐遺風

平安神宮是公元1895年為紀念平安遷都1100年而建的,形狀是按照平安京八分之五縮圖設計的,宮內侍奉的是兩位天皇:一頭一尾,一個定都京都,一個最後駐守,算是對1100周年的歷史一個圓滿交代。

平安神宮

東西兩側的神苑,以幾潭池水展開,組成巨大的回遊式庭院,待到櫻花季時這裡的景色猶如水彩畫。東神苑的泰平閣上,能看到池水中倒映著的尚美館。每年4月10-13日,這裡會有點燈演出及音樂會,進門就聽到若隱若現的胡琴聲,放眼望去,櫻花在水中呈現妖幻般的粉色,坐在池畔靜靜欣賞,有種成為平安時代貴族的錯覺。

神苑春天猶如水彩畫
東神苑的泰平閣

到了每年的10月22日,都會在這裡舉行時代祭。時代祭,與葵祭、祇園祭合稱為「京都三大節慶活動」。近2000人的隊伍他們身著各個朝代的歷史服裝,扛著神轎在市內遊行。從正午開始,遊行隊伍從京都御所出發,全程約4.6公里。在1小時的路城裡,人們可以看到1000年來的各種歷史服裝。

时代祭

 

舊町尋古探幽

三年坂二年坂位在清水寺附近,可以體驗全球唯一的塔塔米星巴克。如果很愛買和風小物、雜貨、京料理、和菓子,可以盡情的將時間消磨在這裡,但並不推薦在這裡感受舊日和風。

熙熙攘攘的舊町適合買手伴
二年坂
體驗全球唯一的塔塔米星巴克
二年坂和風裝飾

想清心漫步古都,石塀小路及寧寧之道是不錯的選擇。從八坂神社的南門出來繼續向南,不久後就會在左手邊看到石塀小路入口。兩邊的圍牆後面全部是高級的京料理餐館,走在小路上,尤其是在清晨傍晚時分,最適合感受只屬於京都的典雅與幽寂。石塀小路的名稱來自於巷道兩旁都是石牆,小道形成於大正時期初期,也是清水寺一帶產寧坂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區的一部分。走出石塀小路,便可通往寧寧之道。這兩條短而窄的巷子很少有遊客逗留,最適合尋古的遊客探幽。

石塀小路

而來京都的遊客,幾乎必去的地方之一就是祇園,大家都是衝著有舞妓或藝伎的花街而來。但要在祇園路上看到真正的藝妓並不是這麼容易,一般除了黃昏時段,可以在路上看到飛速行走的藝妓前去上班外,幾乎就遇不到了。如果真的想體會,可以走到花見小路的尾端,左邊便是祇園甲部歌舞練場,這裡可以觀賞藝伎的表演,而甲部歌舞練場是屬於井上流派,為京都保存京舞文化跟訓練藝伎最大的流派。而讓我迷戀的確是花見小路上的町家建築,黑色千格子木條窗,外圍著竹簾,有透氣度高、防曬及遮擋之作用;一樓牆邊則有竹條編織而成的栱形籬笆「犬來刺」,用來防止雨水、泥巴、禽畜便溺弄污屋子。

花見小路日風街景
花見小路藝妓出現路人紛紛拍照.

如今我念念不忘的或許是那日午後的陽光格外柔和,或許是臨街高檔而優雅的和食店,或許是因為近距離接觸町屋住家的親切感。

 


童安
旅日自媒體人
不想當詩人的旅行者不是好的攝影師
旅行,寫詩,攝影,星球流浪
著有書籍《親愛的陌生人》
微信公眾號:童安的流浪星球
豆瓣:童安的LP
Tour 潮遊天下
Tour 潮遊天下
香港馬克媒體出版《Tour 潮遊天下》雜誌,介紹本港及全球各地旅遊景點、住宿、餐飲及周邊旅遊產品。同名的網站及臉書,每日即時放送第一手旅遊資訊。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 Advertisment -

熱門話題 Hot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