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路易斯
遊走古都台南的鹽水小鎮,樸實無華,載滿歷史遺陳;散策巷弄文化,中西交融的不一樣建築;造訪默默守護傳統意麵的一對老婦夫,嗅着台南鹽水古早味。
老城鄉台南鹽水鎮因農曆新年鹽水蜂炮,聲名遠播。首次踏足鹽水鎮,如進入時光隧道,四周瀰漫古早味;從清朝留下來的八角樓、1945年永成老戲院,以至中西合璧的天主堂。漫步其中,來到經營一甲子歷史范楠鹽水意麵,更充滿了堅持不屈的人情味。
噫噫聲的意麵
鹽水特色美食首推意麵,那些年由一名來自福州的唐山師傅在台南縣鹽水鎮首創。取名意麵,源於桿麵時特別使力,出力時發出「噫」聲。意麵主要成份鴨蛋、麵粉及其他配料等,攪拌成麵糰後壓平再切條,將麵條一綑綑圈好。
站在范楠鹽水意麵店前,第二代傳人范榮楠夫婦恩愛熱情歡迎。夫婦倆本身已70多歲,仍守着祖業,天天做麵,以人力逐圈麵條放在太陽曬乾。現場所見,空地放滿一板板竹篩的意麵曬太陽,十分壯觀;佩服他們的克苦耐勞。




堅持古法製造吃得健康
范家意麵堅持古法製造,採用了高筋麵粉加上鹽、食用鹼水和鴨蛋結合揉捻而成。意麵是鹽水最健康的在地美味之一。不但不油炸、不添加防腐劑,而手工日曬製的意麵,果然香Q纖細。自行烹調可做乾麵、湯麵或焗麵等食用。
夫婦說,以人手做意麵,雖然辛苦,大紙箱裝只賣200新台幣(約54港元),但會努力將傳統祖業承傳下去。意麵顯情真,旅客來到鹽水,必定買意麵回家自用或作手信。



漫遊鹽水歷史建築
漫遊鹽水小鎮,除了光顧意麵外,當然不要錯過蹓躂附近歷史建築。其中建於1847年的木造大宅八角樓,至今迄立不倒。進入大宅,屋內完好,建材全都是由中國渡海而來的福州杉與磚石。庭院置有「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設營所」石碑,見證日本侵台歷史。
離開八角樓,來到二次大戰後成立、列為台南市歷史建築的永成戲院。走入戲院,座位長條椅,很懷舊;令人更有親切感,佈置港產片《半斤八両》等舊劇照。說到當地最特別的建築,建於1986年鹽水鎮天主堂當之無愧,外表竟是中國宮廷式長方形建築物「祭天殿」,堂内耶穌及12名門徒最後晚餐圖像,洋人變華人。原喝葡萄酒及薄餅,改使用筷子吃包子饅頭。大開眼界。






范楠鹽水意麵 地址:台南縣鹽水鎮福德里後厝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