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小松本太太
立秋前的十八天是日本的鰻魚節,今年的鰻魚節在7月23日,日語叫做「土用丑の日」,在這天吃鰻魚的習俗據說是源於江戶時代的科學家平賀源內在研究「電鰻」時和鰻魚店混熟,其時正值夏天,脂肪含量不多的「夏季鰻魚」被認為不夠肥美所以滯銷,鰻魚店老闆向平賀源內訴稱鰻魚店的經營陷入困境,平賀源內獻計促銷,並且寫了「鰻魚滋補養身,非常適合夏天食用。」的招牌送給老闆,鰻魚店掛上了這一塊招牌,當下立竿見影貨如輪轉,繼而流傳成鰻魚節。
從江戶時代開始,「土用丑の日」吃鰻魚一直持續著,但是近年來這習俗的存續面臨著危機,在2014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日本鰻魚放入「瀕危 1B」的紅色列表,即是和中國國寳大熊貓一樣是瀕危物種的等級中第二高的排名。
從環保角度看,鰻魚被列入瀕危物種的原因是濫捕和生長環境的惡化,鰻魚的魚苗只靠天然生產,市場上出售的鰻魚是業者採補魚苗後再進行養殖,為應對危機、日本的水產廳於2014年實施了「鰻魚緊急對策」與採捕鰻魚魚苗的主要國家~中國、韓國、台灣進行協商,決定從2015年開始削減採捕魚苗,制定入池養殖的上限,此對策令養殖鰻魚的供應量從2000年的高峰期約160000噸減少至2020年的50000噸。
環保組織今年在東京都新宿區進行了「關於鰻魚消費意識」的調查,並且於4月11日公佈了結果,40%的回答表示「不知道日本鰻魚是瀕危物種」,回答者得悉實况後都聲稱考慮停止食用或考慮減少食用量。
鰻魚和熊貓同樣珍貴,用豆腐為大家仿製出鰻魚風味。
蒲燒豆腐
材料 木棉豆腐 1盒 青紫菜粉 1湯匙 薄力小麥粉 2湯匙 紫菜 1片 油 1湯匙 調味 日本醬油 2湯匙 味醂 2湯匙 糖 1湯匙
製法 1.木棉豆腐放入大碗內搗碎,加入青紫菜粉及1湯匙薄力小麥粉拌勻成豆腐胚備用; 2.用剪刀將紫菜剪成4片、灑上薄力小麥粉、將豆腐胚鋪在紫菜上,用竹簽在豆腐胚上刻成魚刺痕備用; 3.燒熱易潔平底鑊、下油,將鋪有豆腐胚的紫菜放入以中火煎至金黃取出; 4.調味拌勻注入鑊內加熱至濃稠,塗在煎至金黃的豆腐胚上即成。
作者簡介 小松本太太
致力求真下考獲多個獨特的專業資格:
日本發酵文化協會~「發酵文化人」
日本野菜品嚐師協會~「野菜品嚐師」
日本 Sake Service Institute ~「日本酒品質鑑定士」
日本SSI 認證~「唎酒師」
為了融入年輕世代,唎酒師 「小松本太太」特別取名「jc9_coco」務求以最貼近大眾的方式,致力將所識所學融入生活,又在媒體上定期展演最擅長的和風快手家常菜、以發酵食品及日本酒演譯出日式健康飲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