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16, 2024
Home環球旅遊潮遊神州林芝 | 屬於雪山的冬日旅...

林芝 | 屬於雪山的冬日旅行

撰文/攝影:童安

在小說《乞力馬扎羅的雪》中,海明威這樣寫道:

「乞力馬扎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高山,山頂終年積雪。其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即上帝之廟殿的意思。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的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

全篇沒有着重描寫雪山和那隻豹子的屍體,可我好像有點懂了。

我沒有見過乞力馬扎羅山,但我在這個冬日,在林芝,看遍了雪山,便有點明白那隻豹子在尋找什麼。

人的感受力是一種奇妙的條件反射,即使沒有親眼看過,也可以通過同樣的場景,腐朽的樹枝,億萬年的裸岩,古老的宗教,高原的寒風來感覺事物的本質,並理解他們。

林芝地區古稱工布,是藏文「尼池」音譯而來,藏語的意思是「太陽的寶座」。

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恰似這方寶座的四周,天地由此合力,共創荒原峽谷,雪山冰川,江洋在此同修,水汽凝聚,逆流而上,溫潤一方地域。

與之受益的,還有聳立在此的喜馬拉雅山脈與念青唐古拉山脈相交處的雪峰群。

它們吸納着綿綿江河和滔滔雲霧的精華,幻化出世界最幽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峽谷入口處是世界7000米範圍內最高的雪山南迦巴瓦峰,隔江相望的是加拉白壘雪山;兩河交匯之處孕育了西藏最古老的象雄文明,誕生了世界上唯一一座由敦巴辛饒佛親自加持的神山-苯日群山。

生活在這些山脈、林海、江河、沙漠裏的工布人,有着和主流宗教不一樣的信仰,傳統和節日。

我們在1月15號路過此地,當地人成群結隊的在轉山,她們周身沐浴着陽光,走在明晃晃的路邊,有秩序的排成一條人流,不緊不慢的走向他們的宇宙中心。

我有感於古人超前的智慧,千年前他們並沒有測量儀,並不知曉印度洋暖流如何中和凜冽的嚴寒,可是這方「太陽王座」的隱意,飽含着欣欣向榮的溫暖,源源不斷的希望,向上而走的是光和熱,以及這片地域的先祖們內心的渴望。

無論是站在雪山下仰視,還是站在雪山前眺望,無論是凝望月光下的雪道,還是幻想遙不可及的雪巔,這片遠古時代的雪山群,仿佛一處完整的生命體,形成了一個靈動的世界,我像着了魔似的,在其中仿徨,或許,我期待在孤默的群山氣場中尋找到自己的時間軸。

和煦的陽光,是冬日最好的嚮導。

我們眺望着披着銀狐外衣的雪山群,途徑白鶴遷徙的荒原,聆聽深夜裏河谷沉睡的回音,漫步在月光平移的雪道,路過信徒歌詠的神壇,觀摩過氂牛鼻尖落下的新雪。

直到看似無盡頭的白雪皚皚從一顆種子成長為一片廣袤的雲杉,如我這般在時間洪流里穿越的旅行者,唯一的記錄,是記憶。

南迦巴瓦環線

一天一夜,等一面真身。

在雪山連着雪山的峽谷中,空曠有了自己的旋律,它以風的節奏,樹枝晃動的角度,牛羊散步的搖擺,天空漂移的雲朵來和歌,歌中高聳着橫斷山脈處的群山,山麓是零零散散村莊,在這些村莊中,能夠看到南迦巴瓦全貌的最佳位置是索松和吞白兩個自然村落。

九峰共力組成的南迦巴瓦群山,從5563米高的龍拉嘎布峰到6226米高的宗拉嘎布峰再到海拔7782米高的南迦巴瓦峰,它們以均勻的尺度搭建着一段如同舒伯特小夜曲般舒緩的小路,讓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成為月夜裏最迷人的樂台。

當南迦巴瓦峰和對岸的加拉白壘峰對峙時,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由此而生。

峽谷以和平者的姿態,和諧的分開兩山,繞着它們轉了一個馬蹄形的彎,在斑斕的枝葉簇擁下,南流而去,因為這個奇異的拐彎,印度洋暖濕氣流得以順暢湧入青藏高原,因而雅魯藏布大峽谷區域成了青藏高原上最溫潤的地方,才有了千百年來兩岸的生機怡然。

淡淡的雲氣從谷底蒸騰而上,白緞似的流雲環繞着山腰,發着藍色寒光的如劍雪峰,河岸邊剪影灼灼的小築,河間靈動的水汀,百年野生的桃花林點綴其中,肥碩慵懶的臧豬悠閒的過着馬路,生活在這裏的動植物向來比藏區別的地方有優越感。

藏族人歷代都將南迦巴瓦峰視為通天之路,就連南迦巴瓦這個名字也來自於藏地史詩《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之戰,文中將山峰描繪成「狀若長矛,直刺蒼穹」劈天神戟。

在這些英勇的傳說里,我不僅能夠感受到信徒對於一座山的崇拜和信賴,更能感受到人們祈求獲得力量的渴望和勇敢。

信仰真的太好了,它可以讓你失望的時候,害怕的時候,難過、悲傷、喜悅或茫然的時候,去向一座山尋求依靠,去向一面湖水祈禱,去仰望天空中一隻徘徊嘶鳴的雄鷹,萬事萬物都可以是希望的種子,它讓生活的艱難變得簡單,讓複雜的情感變得的收斂,讓人們永遠都有勇氣去擁抱和相信。

我站在索松村的傍晚里,冬日的陰影如霜衣般落在我身上,夜晚的月光清晰的照亮雪山上的道路,青煙縈繞,像千百年來信徒們所傳頌那般,那是天上的眾神在此聚會和煨桑;那一條條清晰明澈的泛着金光的雪道是通往神宮的天途。

當幽藍的雲霧和清冷的月光打在坡壁上,我看到被冰雪切割後風化剝蝕的陡岩峭壁上,依舊殘留着道道雪崩後留下的溝溜槽。

我仿若聽到億萬年來山谷中冰川移動的聲音,孤狼在斑駁的星光下舉首徘徊,高杉密林中,藤蔓趁着潮濕的鬆弛用力的纏繞着枝幹,鈴蟲跳躍在地表厚厚的苔蘚上,萬物皆在銀色的月光里,靜默如謎。

7億年前,南迦巴瓦是喜馬拉雅地區最早脫海成陸之地,7億來這片山脈中所孕育的種種生命,它們從一片寂寞的海洋中走向另外一片適者生存的莽原,在芸芸眾生里找到自我和自在;穿越沸騰的歡呼和人海的熱鬧,最終以雲霧為幔,置峽谷為屏,設激流為障,隱匿在億萬年來習慣的孤獨之鄉。

有時候想想,人生真的不只是以日曆和鐘錶的數字來記時,而是活在某種更模糊,更豐富、也更脆弱的時間裏,活在各自的生命時間裏,億萬年,一千年,一百年,哪怕一年,也要熱烈的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成為可以照亮的一絲星火。

苯日神山環線

正午時分 偶遇轉山。

西藏的神山總被信徒們賦予力量和想像。

出工布江達,沿尼洋河水一路向東,過巴河鎮,尼洋河在則拉崗附近與雅魯藏布江匯合,兩河交匯之處就是苯日神山的府邸,苯日神山是西藏苯教徒們一生渴望轉一次的神山,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由敦巴辛饒佛親自加持的神山。

苯日山脈由木日宰加、拉日江托、辛日德丹三座山峰組成,每一座都與信仰有關,木日宰加山是佛祖意化的神山,也就是苯日神山本尊;拉日江托山是木赤贊布等繼任贊布(藏王)的修行之地;辛日德丹山是幸饒彌沃如來佛祖埋葬法器之地,他發願要讓佛法弘揚工布大地。

據《西藏王統記》記載,象雄人辛饒米沃佛祖創建了雍仲苯教,是西藏至今最古老的象雄佛法,他還創造了象雄文字,並傳授「五明學科」:工藝、語言、醫學、天文學和佛學,締造了中國古象雄文明的起源,在歷史界一直流傳着,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象雄文明。

我僅從一位讀着的視角看到一位智者,如何為這片荒蕪的高原播撒生活的種子。他從理論中給予人們通達,還教授人們生存的智慧,這些入世的法則被分散到不同藏區的人們融入自己的生活。

今日在藏民的生活方式中,許多都受苯教影響,比如婚喪嫁娶、藏醫,獨特的祈福儀式、拜神湖、插風馬、插經幡、刻石頭經文、放置瑪尼堆等。

文明的源頭已無從論證,唯有留存下這座承載了所有秘密的苯日神山,億年的恢弘史詩要如何去復原,我不知道,我甚至不關心,如今生活在這裏的工布人,他們大概是整個藏區最愜意的信徒。

人們遵循着古老的傳統,逆時針轉山,轉經,一步一步走向山腰茂密的森林中那座古老的苯教古寺,將攜帶的酥油添加到寺內的燈油里,默念着屬於苯教自己的八字箴言,向着辛饒米沃佛祖祈求一生的和順安詳。

在林芝冬日,蒼勁的雪山和溫柔的陽光下,享受一碗藏面和一壺甜茶之後去轉山或者轉經是他們最習慣的日常,沒有特別的熱鬧,沒有過度的荒涼,哪怕是獨自走向信仰,內心也是暖暖的力量。

當我站在雅尼濕地的觀景台上,獨自擁抱連綿的雪山群落,儘管河道乾涸,桃枝萎靡,可我能聽到太陽移動的腳步,地球呼吸的急切吐納,含苞用力的待放,看似一片蕭瑟的冬天,總是飽含着關於生命的所有哲理。

佛掌沙丘環線

下午有雲,光烈而陰。

沿着雅魯藏布江沿岸行駛,我們一再與江邊的沙丘、沙山、沙坡地等景觀相遇。

整個江面,水沙之間,沙洲如魚群逆流,水流如群龍遊走,這場水與沙的較量,沒有浪花,沒有濤聲,河水在寬闊的流沙上流淌,在鬆軟絲滑的金沙組成的河床上流淌。

碧綠的河水像伸展的樹枝一樣,在河澗漫延出無數條碧綠的藤,這是地表唯一的顏色,河水經過,便似一段錦繡時年。

在所有地質運動里,風總是功不可沒,亦如這片丹娘佛掌沙丘。它本是雅魯藏布江枯水期的河沙,經過年復一年地吹送、搬運、堆積,便形成了這一特殊的地貌景觀,沙丘倒影在水面上,宛如佛祖雙手合十,便被取名「佛掌沙丘」。

遠遠看去,它像是金色原野上的方舟迷失了方向,一頭扎進太陽的光輝里,在被遺忘的千年裏,挺過了時間的孤獨,浮現出與高原如出一轍的氣質,在粗糲中透露着細膩的柔軟和深情。

這片沙丘的砂礫比敦煌鳴沙山的要細膩,這片構景是我見過中國所有沙漠裏最豐富的,就連沙丘的形狀也是自然的神來之筆。當你站在沙丘之上,便是這座高原上最富有的人,遠處的雪山、縱谷、林海、江河依次在眼裏盛裝鋪開,這會不會也是你第一次在沙漠觀摩一座雪山。

每每置身這些奇妙的自然,我的內心都會有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就好像自己正在凝視着生生不息的歲月,億年的山峰,萬年的河床,千年的密林,百年的沙丘和不足以計量歲月的我,彼此走進,世界安靜又簡單。

我看到它們穿過滄海桑田,跨越宇宙洪荒,固執又如一,在以億萬年為單位的奔赴裏,我見到了最誠懇的一眼億年。

離開這些雪域神山的時,聽到當地的人說,雪線在年年升高,不知道下次去,還能否看到這次看的景,我知道,哪怕有一天,這裏冰消雪融,海洋重新吞噬陸地,一切都消失在大自然中,這方天地成了永遠的聖地,我也依舊會記得這個時間空間裏,我們相遇過。

回顧旅途中的恢弘和渺小,燦爛和孤寂,讓我讀懂了乞力馬扎羅山頂上那隻豹子的屍體,我想,人的一生,總是為了追尋生命中的那束光,而獨自走在漫長的旅途中。

 

 


童安
旅日自媒體人
不想當詩人的旅行者不是好的攝影師
旅行,寫詩,攝影,星球流浪
著有書籍《親愛的陌生人》
微信公眾號:童安的LP
豆瓣:童安的LP
原文网址:https://www.douban.com/note/826948634/
Tour 潮遊天下
Tour 潮遊天下
香港馬克媒體出版《Tour 潮遊天下》雜誌,介紹本港及全球各地旅遊景點、住宿、餐飲及周邊旅遊產品。同名的網站及臉書,每日即時放送第一手旅遊資訊。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 Advertisment -

熱門話題 Hot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