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不少客家人,數全台灣客家人最多的城市就是桃園,有超過90萬客家人口!為展現客家人遷徙至世界各地,發展出融合客家與當地文化的多元面貌,桃園與客家委員會 Hakka Affairs Council合作舉辦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以下簡稱世客博),以「Travel to Tomorrow(天光日个客家)」為主題。據悉是次世客博共有2大主展館、8大副展館,橫跨桃園不同區域。在為期66天的展覽中,除了邀請台灣內外表演團體帶來多場展演,也有大型地景裝置藝術、光雕、主題市集與客家美食饗宴等,有興趣的朋友可別錯過!
📣主展區📣
主副展區位於桃園青埔A17-A19站機場捷運、高鐵站為圓心,串連老街溪水文流域、埤塘與青埔新市鎮的都市計畫分區,利用建築都市景觀空間的地理資訊系統,疊合當代生活圖像與場域計資源,從「食住行育文化」的概念,挖掘「客家精神潛力點」,將客博規劃為客家主展區、人文地景區、企業響應區及多元文化區四大區域,展館周邊用地設置服務站與民眾休憩、主題市集、地景裝置藝術及表演活動。
●營運時間:
週一至週四早上十點到晚上七點;週五至週日及國定假日為早上十點至晚上九點。
世界館
「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一期工程先行興建物聯網(IOT)展廳,於「世界客家博覽會」展期間,作為主場館之世界館使用。世界館外觀以方正圍合型式設計,遵循客家族群團結、凝聚與包容特色,呈現飄浮空中的竹構意象;景觀設計與鋪面強調地景共融,使用高壓磚、透水混凝土、碎石及竹等,象徵客家族群敬天愛地、與自然共存及環境永續精神,以及勤儉敬天惜物的文化特點,詮釋客家傳統文化的硬頸精神,凝聚台灣多元文化永續發展的力量。
(圖源:世客博IG)
台灣館
「桃園會展中心」由經濟部及桃園市政府合作開發,定位以會議為主、展覽為輔,全區包括國際會議中心、國際展覽館及相關附屬服務設施等,結合鄰近的機場、捷運及高鐵等交通優勢,打造桃園市成為國際經貿交流、國際大型展覽及會議的代表城市。其中展覽館棟將在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期間規劃為主展館—台灣館,展出台灣客家文化的特色。
(圖源:桃園市政府)
📣副展館📣
本次博覽會除兩大主館外,亦有八個副展館加入本次博覽會,分別為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橫山書法藝術館、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桃園北區客家會館、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台灣客家茶文化館、崙坪文化地景園區,透過不同主題館舍讓民眾可以更加多元、全面地了解到家文化之美。
●營運時間:以各展館公告時間為主。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青埔館)
座落於青埔的兒美青埔館,與母館以空中廊道相連。一、二樓為展覽廳,三樓設有工作坊及兒少藝術圖書室。立基於兒童參與,兒美青埔館以現當代藝術為主題,透過藝術展演、教育推廣、跨域合作、社區參與及專業研究等面向,促使兒童體驗藝術與生活,培養兒少思辨能力、開放性,以及社會參與實踐,進一步營造友善親子接觸藝文之環境,實現兒童參與文化之權利。
(圖源:官網、桃園市政府)
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這園區與週邊之陽光劇場、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暨財團法人原住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永久會址等為共同設計分期施工之整體規劃場域,本園區為第二期工程;園區以西部都會區最大消費市場生活圈之原住民族通路平台為目標,其機能除零售外亦包含育成、輔導、推廣等機能,期能在通路端扮演有效串起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鏈角色,創造原住民族經濟發展轉型,推展原住民族產業通路。
(圖源:世客博FB、桃園市政府)
橫山書法藝術館
沿用傳統地名的橫山書法藝術館,為全臺首座由官方經營之書藝主題館。橫山書法藝術館肩負推動臺灣書法藝術保存、研究、發展與推廣之使命,以奠基書法研究與教育、形塑在地藝文特色、促進國際書藝交流為目標,期能讓書法藝術在桃園、在臺灣深化,進而綻放其饒富文化識別性的藝術能量。
(圖源:桃園市觀光導覽網、桃園市立美術館、建築師雜誌網)
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
公園內設有乙未之環記憶展示空間,主要連結乙未保台歷史記憶。展示空間位於公園地下一層左側之半圓形地下建築物中,分為大廳諮詢區、常設展區及特展(放映)區。大廳諮詢區設為常設展入口,並設有服務櫃台、大廳休息長椅及資訊展示牆;常設展區:分成戰役歷程時間廊、桃園四大戰役展區、義士姓名紀念牆及祈福互動區等;特展區主要播放1895乙未戰役相關紀錄影片。
(圖源:客家事務局、本府客家事務局)
桃園北區客家會館
位於八德區的「北區客家會館」於2021年10月23日正式開園,北桃園地區約有26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任務。會館以客家詩、客家山歌與在地客家文化為核心,因此會館內以設有客家詩人-杜潘芳格以及客家山歌國寶-賴碧霞兩位重要指標性人物的展覽,希望能以他們的傑出的藝術成就,引領會館進行客家文化之傳承與推廣。
(圖源:桃園北區客家會館)
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
位於新屋區的「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是全台唯一的客家漁港,主體建築海螺館係擷取海螺曲線意象,整合各面向環境、機能與結構行為的海螺造型,做為建築物設計外觀的靈感來源;而在中庭的地景藝術,是以客家吹海螺的聲音為發想,主建物旁的附屬建物則是融入捕漁的客家石塭,讓整體建築物更具海客風情,園區結合周邊商圈合作推廣農漁產業,發揚推廣海洋客家文化。園區館內有特展室,定期規劃展覽讓民眾了解客家文化、藝術、歷史等發展,並進而對客家文化產生興趣。
(圖源:官網、桃園市觀光導覽網)
台灣客家茶文化館
位置選於龍潭區,該區即位於銅鑼圈內,交通鄰近國道交流道預定地、臺三線及鄉道,在地理位置上是周邊的交通樞紐,在產業發展也有著獨特的重要性。基地周邊除了主題樂園及住宿會館 外,尚有茶園茶廠等相關產業,因此希望未來能透過客家茶文化館的興建,使周邊發展有所連結與串聯,也期盼能提升地區的整體環境品質並帶動周邊產業經濟與人潮。
(圖源:台灣客家茶文化館)
崙坪文化地景園區
原為日治昭和時期「國際電話株式會社觀音崙坪受信所」的崙坪文化地景園區中客家工藝館以「客家百工百業技藝傳承」為核心,邀請桃園在地傳統工藝師及表演者進駐佈展或於工藝館前戶外展演;另外好客食堂則是以客庄佳餚留住客人的味蕾,並且定期推出新菜色。而園區最獨一無二的龜殼木構造又稱「龜殼劇場」為園區最獨特意象,由自然元素材料及森林裡的建築物為發想,以仿生龜殼及樹葉落下的概念空間,強化原有受信所遺留意象,營造入口意象。
(圖源:官網、桃園市觀光導覽網)
📣衞星展區📣
桃園市共有約90萬客家人口,擁有「客家第一庄」美名,本次博覽會除了主副展館外也盤點桃園市各行政區客家特色館舍,一起加入響應本次客家盛會!
>>版面所限,下期再為讀者介紹一下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2023 Hakka EXPO)
日期:2023-08-11~2023-10-15(活動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主)
地點:桃園市中壢區桃園機場捷運A17~A19站
票價:除了橫山書法藝術館、台灣客家茶文化館、埔心故事館維持既有收費,本次博覽會主副展館大多為免費參觀。
世客博IG 專頁: @023hakkaexpo
世客博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2023HAKKAEXPO/
【如何前往】
路線規劃及停車資訊:
https://www.hakkaexpo2023.tw/trafficInfo/map
(資料來源:世客博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