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YYL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於維多利亞公園的綵燈會今年融入各式薈萃傳統元素的節目,讓大家可一次飽覽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粵劇演出、傳統手工藝、舞火龍、猜燈謎等,其中更設有《太平處處是優場─維園粤劇戲棚匯演》,祈望帶給大眾一個喜悅璀璨又展現粵夜芳華的中秋節。
中秋綵燈會重點項目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 傳統花燈紮作技藝展示及參與表演的大坑舞火龍。
會場內綵燈展示以「喜粵・光華」為主題。華,本義花,亦意謂中華。以繁花起始,連繫各式薈萃傳統元素的燈組,一次過飽覽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粵劇演出、舞火龍、傳統手工藝人示範佛山綵燈及潮州花燈、上架木工工藝4等等。市民並可猜猜燈謎,一同感受喜悅璀璨又展現粵夜芳華的中秋節。燈組除了展示中國節氣四時的意韻和風貌,並通過宛如鏡框式舞台的巨型花牌,以一幕幕粵劇經典場景,帶領市民看透舞台前後的魅力。
各式璀璨綵燈
【秋意月影耀良宵】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佛山綵燈
燈組由佛山市民間藝術研究社安排佛山綵燈代表性傳承人陳志棠先生創作。
綵燈,佛山民間稱作燈色,是中國傳統綵燈藝術的主要流派之一,亦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具有中國南方綵燈精巧秀麗的特色。其題材廣泛,常以喜慶豐收、吉祥納福以及戲劇人物故事等為特徵進行立體造型製作。
【月光縈繞.尋燈覓兔】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 傳統花燈紮作技藝展示
本地紮作師傅冒卓祺運用竹篾、紗紙和綢布等材料,透 過「紮」、「撲」、「寫」、「裝」四個傳統紮作工序而製成不同造型的花燈。師傅憑藉熟練的技巧和經驗,首先構思花燈的結構造型,然後用竹篾紮出骨架,並以紗紙條和漿糊固定交接處,接着在骨架上捫上布料或色紙,最後裝上各種紙花和掛穗等飾件便告完成。傳統花燈造型多以宮燈、蓮花燈或中秋花燈為主。
花約春分燈下見
月下粵韻悅玉顏
粵港澳傳統手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示範
另外,於9月28日及30日期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示範,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花燈傳承人黃韜的示範,另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山綵燈傳承人黃宏宇的示範。
至於傳統手工藝示範則涵蓋香港僅存粵劇服飾大師陳國源師傅的粵劇頭飾製作、入行60年長衫師傅封有才的中式長衫製作,還有來自澳門上架木工工藝導師戚錦濠的示範。
同場粤劇戲棚匯演
中國戲曲節2023另於維多利亞公園三號足球場呈獻《太平處處是優場 ─ 維園粤劇戲棚匯演》,出演傳統粵劇折子戲,為正值穩步恢復繁榮安定的香港送上祝福和祈許。票務等詳情請瀏覽戲曲節網頁。
2023市區中秋綵燈會
日期:2023年9月23日至10月2日
亮燈時間:下午6:30至晚上11:00*
*中秋節正日(9月29日)亮燈時間延長至凌晨12時
地點:維多利亞公園一號至六號足球場
門票:免費入場
查詢:+852 2591 1340
網址:
https://www.cpo.gov.hk/zh-hk/activity/tc-mid-autumn-lantern-carnivals-2023-vp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 傳統花燈紮作技藝展示
佛山大型綵燈
日期︰2023年9月23日至10月2日(六至一)
亮燈時間:6:30pm – 11pm*
*中秋節正日(9月29日)延長亮燈至凌晨12時
大坑舞火龍
日期︰2023年9月29日(五)農曆八月十五
時間︰10:30pm – 11:30pm
大坑舞火龍是本地超過百多年歷史的文化習俗,並已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00多位健兒舞動全長67米、身上插滿逾萬支長壽香的火龍到維園,祝願市民健康平安。
中國戲曲節:太平處處是優場─維園粤劇戲棚匯演
日期︰23/9 – 8/10 (26 – 27/9、4 – 5/10 除外)
時間︰7:15pm
售票:現正在城市售票網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