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 Site藝術空間榮幸呈獻大型群體展覽「一園六季」。展覽的起始點之一為跨越現代藝術溝壑,或與之平行發展的製圖及造物傳統。「一園六季」探討的是如何於同一框架下認知這些活躍於當今、多元的審美觀及宇宙觀,包括由尼泊爾宗教繪畫,到東亞的水墨畫,再到太平洋地區的樹皮布藝等被歐洲中心主義思想邊緣化的視覺語言。與此同時,展覽亦將視野擴闊至這些傳統語境之外,去展示一些被官方內部殖民主義佔領的社群內藝術的形態及媒介。這些視覺詞彙同時包括地圖製作的傳統,製作對象包括宇宙、人體(有時出現於同一幅圖內),可被視為導航及療傷的工具。展覽「一園六季」聚焦於活躍及叛逆的本土知識,旨在顛覆父權結構及統治框架,以及團結全球各地的社群與之抗衡。
展覽以尼泊爾國王一百年前於加德滿都興建的一個英式花園命名。興建該花園為時常被忽視的尼泊爾殖民進程內的其中一環。花園的名稱來自加德滿都山谷的六個季節。這六個季節間的分別現在因為氣候變遷已經變得頗無意義,但多年來卻為尼泊爾統治者帶來豐盛的農產品及隨之而來的政治優勢。展覽的標題亦為展覽內縮影的比喻,皆因大大小小的花園一直以來充當著幫助人類規劃世界的角色。人造景緻自人類開始造物便存在,或透過開發自然資源獲取經濟利益,或透過成熟的園藝改造自然環境,而這兩種方式亦因不同文化而異,與其他藝術實踐或文化實踐相類似。現時,人造景緻彷彿已經成為地球默認的景緻。雖然各大博物館盡其所能將來自迥異文化的物件聚首一堂,以此標記文化的界線,但此舉仍然忽略了相當一部分文化型態。園藝便是難以收集的複雜物件之一,因為各地不同的氣候令其難以被運輸、復製及孤立,而復製園藝的過程亦相對其他文化型態不精準。處於殖民樞紐的植物園着重於運輸種子以及它們於異地的收成效益,從而忽視植物本身於原棲身地錯綜複雜的地位及意味——歐洲各地的中國式花園便是很好的例子,說明復製園藝的難度。人類的未來將會是一次對於我們共同所擁有的地球環境的協商,儘管我們使用的是不同的表達方式。而在氣候及政治危機陰影的籠罩下,認識人類如何凝塑身邊的環境及景觀變得尤為重要。
展覽時間:2020年5月16日 – 8月30日 星期三至星期天,下午12時至晚上7時
星期一,星期二與公共假期休息
展覽地點:Para Site藝術空間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677號
榮華工業大廈地鋪及22樓
Para Site 藝術空間於 1996 年 由一群香港藝術家成立,是香港第一個有獨立藝術家管理的藝術空間,也是亞洲歷史最悠久、最活躍的獨立藝術機構之一。在發展過程中得到香港政府的支持,現已蛻變為香港最重要的展覽空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