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 日本唯一的墓園旅行

官網圖片
Advertisement

撰文/攝影:童安

Hill of the Buddha | 緣起

2016年的一個傍晚,再普通不過的傍晚,霞紅滿天,從17樓的窗口望過去心情也愉悅了幾分。我面臨一些人生決定,一些選擇和放棄,一些妥協和固執,思索之間,萬般為難。

也不過是不經意的一瞥,旁邊的人在用手機看一篇報道。一幅幾秒的動態圖,鏡頭從底部向上移動,一片荒蕪的曠野里,一座被埋在地下的大佛逐漸顯露出來,鏡頭定格在空中,大佛巍然不動,鏡頭逐漸遠去,佛像越來越小,直到僅剩一個佛頭,四周的山丘是厚重的雪和呼嘯而過的寒風。

 

最當時看的是雪景,已經找不到

那個時候,我並不確定我會來日本。不確定我會去北海道,不確定我一個文學愛好者竟然會在一棟棟建築里得到安慰,不確定我最終會去探訪這座位於札幌市瀧野陵園的大佛。

我無數次的感慨,無數次的驗證一個真理。只要心裏有期待,甚至不必刻意,我們最終都會和內心嚮往的事物重逢。

殿內

Hill of the Buddha | 緣聚

1981年開園的札幌市真駒內滝野陵園是北海道最大的景觀墓地。園內以「不分宗教信仰」為主旨,設有摩艾石像、巨石陣及頭大佛等景點,而真正讓這座陵園名聲大噪是頭大佛。

石像

我看過太多介紹這座佛像的雜誌,也遇見不少談論這座佛像的人。大家於內心的驚艷之外,營造着其千篇一律的獨特高雅。專業的解讀着佛像的前生今生,用力過猛的剖析着建築師的傳奇人生。

7、8月的薰衣草花圃
從遠處看過去只有佛頭

事實上,這尊1500噸重的巨佛,已經在此佇立16年,孤伶伶地守護着死寂的墓地。

為了讓大眾認識、同時紀念墓園成立30周年,墓園主決定針對空間進行重新的設計,於是他邀請了建築師安藤忠雄對墓園重新規劃。

安藤忠雄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把雕像隱藏起來。他認為埋在下面的就如同冰山藏於海面之下,增加想像空間,反而彰顯大佛之大。我想,是因為他一直信仰着眾生皆平等的真理並踐行於他的建築中,而滝野霊園「頭大佛殿」亦不例外。

介紹雜誌

最初的樣子

「在視野中被隱藏的,將喚醒創造力。」 ——安藤忠雄

陵園的入口處有整排的摩艾石像(モアイ像),如迎賓般地佇立一旁。(「モ」象徵未來,「アイ」象徵生命,意味生存的證據將會永久流傳於後世)。當人們從遠處看的時候,只會看到大片的薰衣草花海,以及從一座山丘中冒出佛陀頭頂。

想要參觀這棟佛像,人們需要經過一個完整的儀式。

 

見與不見的日常

首先是從門口走到入口的路,幾百米之間,像是最初的探索,是好奇而急迫的心情。

正門入口

走到盡頭時,會被一方水池攔住去路,水池的右邊是一個小型的美術館,左邊是一個餐廳。

繼而,是無所謂的左右選擇,因為第一次探索的心情說不上神聖。

而當我從右手邊經過水池,一點點發現自己內心的頻率在失衡,清澈到不真實的水面倒影着藍天和浮雲,越往裏走越被撼動,競無意識的在四方之間停下來感慨。

仿佛人生的過往都被這面湖泊一一閱盡。湖泊存在的本意是洗滌心靈,而我只有無盡的停頓和疑問。那個站在水面上的我,是我嗎。

緩緩流動的水面也是參觀者心靈的洗滌

右手邊的美術館記錄着這座陵園的過去、修建和現在,那幅我兩年前被觸動過的畫面亦置身其中。

天光帶來薰衣草的呼吸,花香和水波,像是一首神曲,隱隱約約之間,儘是情動的停滯。

美術館
美術館入口

繞過水上庭院之後已沒了探索的散漫,有的只是無窮無盡的虔誠和思索。肅穆自清水混凝土的天壁鋪天蓋地的襲來。最後,在走過一條40公尺長的隧道,一步一步距離佛像越來越近,距離那個路口的自己卻是越來越遠。隧道的盡頭便是佛陀雕像的本體。

隧道動態

水上庭園:11月~4月因水池凍結不開放參觀
頭大佛殿開放時間:
4月~10月 9:00~16:00
11月~3月 10:00~15:00

 

而人們走到大佛面前時,首先看到的是佛像的腳。

抬頭,是一個直徑為27米的錐形孔。

從下往上仰視,佛像背後的圓形缺口和藍天自然形成了一束最自然的佛光,陽光自上照射下來,大佛亦靜謐無聲的注視眾生,仿佛追問旅人因何而來……

在殿裏繞一圈,將心裏的疑惑、發問盡數繞出來,從側面仰視是佛祖慈悲而海納的微笑,從身後仰視是天光里無盡茫然的六百,從正面仰視,佛祖的莊嚴是我從未參透過的教誨。已經分不清楚我是在遇佛,還是在遇自己。

曾經有弟子問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在哪裏,原來雙腿盤坐的悉達多太子,放下一條腿,足尖點到地上,這個地方立刻就變成琉璃世界,大家看見了,淨土就在此地。佛再把腿收回來,再盤起來,這個現象就不見了。

此刻,當我仰視時,我突然明白了2016年的那個困惑,是出國讀書,還是留在原地。一邊是太多的不確定,一邊是很妥當的安穩。萬物的守恆定律,是人在得到的同時也會失去。而我選擇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想我們這一生角色的轉換,都是一次成長和責任的遞進,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是某人的子女,某人的妻子和丈夫,某人的父親和母親時,那種複雜激動又帶着擔憂的心情,會促使我們想成為更好的人,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榜樣,一旦有了這種念頭,那麼接下來遇到的所有困難,都只會使我變得強大,因為責任本身就具備這種披荊斬棘的力量。

我那時常常和心裏的自己翻臉,然後又會哭着和好。她總是對的,正直的,果敢的。我一直喜歡這樣的她。堅持自己的腳步,總是很難的,卻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正確的選擇。

我不知道這場與過去的對話,是從我走進的哪一刻開始。但在那一方水池上看到清澈的倒影時,我眼眶是濕潤的。

仰望佛陀,所有堅硬都沒有用。心最開始鬆動,其後是情緒,爬上眼眶的一定是懂自己的夥伴。一方蓮花座,亦是心靈最乾淨的角落。

 

Hill of the Buddha | 緣散

「希望這不是個黑暗的地方,希望它是個孩子也會來玩耍的,明亮的地方。」建築完工的時候,安藤忠雄一個人站在佛像前凝望了幾刻鐘。就如墓地主人當初所設想的,這個祭奠生靈的地方現在成了希望和光明的代表。

掩蓋佛像的小山上,那150,000株薰衣草在春天冒出一股綠意,夏季開出淡紫花海,到了冬季,則被皚皚白雪覆蓋。大佛與山坡、日月、花草、風雨融為一體。夏去秋來,冬覆春拂,無窮無盡,不死不滅,仿佛冥冥中的一種暗示。四季流轉,萬物輪迴——消逝的傷感之餘是新生的喜悅。

有人崇拜地說在這裏看到了禪意,有人指責這是讓佛「坐井觀天」,人們在外面吵吵嚷嚷,大佛依然安坐其中,不動聲色。我想這一定是一種大智慧。佛低頭不語,卻看盡世間一切庸人自擾。

儘管看似巨大的佛身在偌大的陵園中仍顯得渺小,但我們不就只是滄海一粟嗎。低頭時謙卑和恍然,仰望是自在和放下。

旅途的最後讓我們回到水池的左邊,精緻而優雅的餐廳,裏面有明信片和建築師的手稿,布袋,以及獨品咖啡。在這裏寫下離別,再好不過。

經理說,我選了一個最好的季節來此地。8月是瀧野墓地公園,一片紫色的薰衣草覆蓋着大地,空氣是香灰和花的味道,讓人寧神而平靜。

走出這方天地,又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童安
旅日自媒體人
不想當詩人的旅行者不是好的攝影師
旅行,寫詩,攝影,星球流浪
著有書籍《親愛的陌生人》
微信公眾號:童安的LP
豆瓣:童安的LP
原文网址:https://www.douban.com/note/689554054/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