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YYL
城市公園老少咸宜,不用山長水遠就可享受一個親子遊樂的週末;去年底登場「全亞洲現存擁有最大規模木化石藏品的城市公園」 — 如心園木化石公園,位於荃灣西巴士總站上方、如心酒店及如心廣場旁邊,最容易找到的參觀入口就是搭乘巴士總站旁的木化石體驗館升降機。公園佔地約7萬平方呎,雖然面積不算很大,但戶外園區及木化石體驗館展品十分豐富,據資料逾有100件珍貴博物館級木化石,來自印尼西爪哇,可追溯至260萬至530萬年前的上新世時期,實在難得一見;而且通過巧妙設計,連走道、樓梯也用上,做到幾步一景,園區和體驗館都有不少打卡位,晚間配合燈光效果,讓遊人感受日與夜不同的風采,無疑是攝影愛好者的拍攝好去處,值得一訪再訪。
甫進升降機那一刻,鏡面的內部在湛藍燈光映照下,IGable的小小空間已讓愛打卡的訪客舉起手機!
色彩鮮豔幾何「箱子」體驗館
兩層高木化石體驗館共有十六個主題展區及一個活動室,介紹世界各地的木化石收藏。體驗館融入幾何空間與鮮豔色調的「箱子」結構,館中不少裝置和內容營造了可觀性的「藝術品」,讓人彷彿走進美術館。

到達二階步出升降機,被右側看似貨櫃的橙色空間吸引,走去探個究竟~
經過石刻“水化石賦”,走入以「永恆廊」命名的長廊,兩側寫有探討生命的中英文引句,長廊一側設置展示化石的窗口。



要是在傍晚時份參觀,會看到另一側主題展區空間當中,在標示「化石解密」的鮮黃色「箱子」上,通過圓形投影呈現出與日間時段迥然不同的效果。從「箱子」步下一階,彩虹樓梯又是另一處不折不扣的打卡位。






提醒人們珍惜地球與生命
如心園通過木化石為經、時間作緯的主題,帶出地球的歷史、物種因氣候變化而滅絕,希望人們能夠「學習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反思生命的短暫、地球的脆弱,從而真正做到好好保護地球、珍惜生命。所以戶外園區除了珍貴的木化石展品,同時設有三個報時裝置。
日石和月石是園內兩條最長的木化石,分別藉由「觀古鏡」中的虛擬實境影片及背景的火山,向遊人訴說木化石的故事。


第二長的月石,約25米,以火山徑作為背景。晚間配合噴煙裝置及不斷轉變的燈光效果,模擬印尼克拉卡托阿火山之噴發。



在月石前方是可以讓小孩走進玩耍的沙池,當中藏有長毛象等新生代生物化石骸骨的復製品,藉此提高小孩甚至成人對地球的歷史,以至物種的滅絕,發生疑問和興趣。

六顆寓意人生不同里程的碑木化石,包括如心石、勝利石、畢業石、週年石、娣盟石和團圓石;畢業石和造型像一個三層蛋糕的週年石,分別結合了金屬絲帶、金屬玫瑰花。



三個報時裝置設於火山徑和露天劇場之間,分別為天鐘、地鐘、人鐘,傳遞重視時間、生命和地球的訊息。



報時裝置在特定時間會上演有聲有色的報時機動表演,展示天地在不同速度下活動,周而復始,循環不息。鍾愛拍攝夜景的話,值得晚間前來捕捉糅合燈光效果的場景。
善用自然資源循環再造
可容納近百人的戶外廣場,除了設有三行附帶太陽傘的曲型坐椅台階,不得不提環保設施之一「智能長椅」,此長椅融合了鳥屋設計、可踏式太陽能板供電、無線充電器及照明感應器,還會提供天氣資訊和公園節目表;亦具送風和動態感應器的水冷排,利用回收的雨水,為遊人提供清涼微風。



如心園的建造採用環保和循環再造的概念,透過自然採光和蓄水設備,以收集和重用雨水,並使用太陽能板帶來再生能源;另按區內的微氣候設置捕風器實驗,利用自然清風為體驗館帶來流通空氣。



體驗館除了密封的影室及活動室外,都沒有設置空調,建築上盡量做到開放及空氣對流,或只輔以風扇,既減低能源消耗,也減低室內外的溫差,從而減輕遊人進出公園的不適感。


園內種植了六十多種植物,既善用原址樹木,亦致力在荃灣公園綠化帶,實現本土和外來植物的樹種平衡。美中不足是戶外空間缺乏遮蔭,在烈日當空下會造成曝曬的困擾。



如心園是繼中環街市後,華懋集團另一個 Playground for All項目。展出的逾百件珍貴木化石,屬集團已故主席龔如心之稀有藏品;除了遊覽園區,訪客亦可參加導賞團、主題工作坊和在露天劇場舉行的各種戶外活動,豐富的互動體驗絕對是親子樂好去處。

如心園木化石公園
地點:荃灣楊屋道8號
開放時間: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體驗館下午6時關閉)